通辽市创建人才大舞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刚刚结束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华鸿商贸公司总经理王华还沉浸在员工们的激情中。华鸿商贸是通辽市一家民营企业,王华兼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这家公司一个党员不落,一个环节不丢。
公司党支部组织的这次演讲比赛,更是大家对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如何服务社会的一次承诺。
王华说:“每个员工都在不断成长,他们需要完全融入社会,那就要给他们提供机会,对于一个真正的企业家来说,必须要有社会责任的担当!”
2013年11月,王华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在浙江大学举办的非公经济发展高级研修班,这对他影响很大。王华认为,这是他对于如何办好企业的一个思想拐点。
通辽市自1999年开始,连续多年与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名校合作,开办涉及MBA工商管理等多个高级研修班,累计培训政企人才1218名。
王华参加的这次进修培训,大学教授、集团老总、经济专家登台授课,现场观摩、沙盘演练,让来自通辽市的46位非公经济界人士获益非浅。
以本土人才培养、高端人才引进、服务人才发展的“大舞台”搭建,构筑了通辽市人才“强磁场”,吹响了人才工程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集结号”。
“强化激励”培养本土精英
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我市不断强化人才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通过“科尔沁英才”工程、行业“领军人才”千人计划、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培养、融入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人才开发、现代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人才工程的实施,统筹推进了十一个方面的人才队伍建设,使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6.4万人,初步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门类较全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自2003年开始,通辽市连续6届评选科教兴市特别奖,个人奖金由当初20万元提高到30万元,力度前所未有,这对于人力资源贡献于经济发展,发挥出重要的激励作用。”市科技局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
2013年,市财政安排科技创新经费2000万元、市校合作共建经费1000万元,在新型煤化工、玉米高产攻关、蒙医药等10个领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财政资金的引导保障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当年,仅市本级财政就下达和拨付各类人才经费7300多万元,同比增长15%。
配合自治区各项人才工程开展,目前我市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6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8人、深入生产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29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8人、第三层次人选242人。实施通辽行业“领军人才”千人计划,打造社会事业区域特色品牌。从2013年开始,在教育、卫生、科技、宣传、文化、艺术、体育等事业发展领域,启动实施了基层一线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计划,决定利用5-10年时间,培养造就1000名行业领军人才,并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每两年评选一次。首批选拔的110名“科尔沁英才”、300名“行业领军人才”,不仅给予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还在课题研究、项目申报、团队培养、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了政策和资金支持,极大地激发了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从2008年开始面向企事业单位开展人才储备,目前全市累计储备各类人才1754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35名。现在这些储备人才均已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储备到事业单位的154名人才优先解决了编制问题。
编制实施《通辽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制定各项引进培育、科技奖励、创业就业等人才规划配套措施,优化人才发展政策环境,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有力推进了“蒙东人才高地”建设。
“筑巢引凤”吸引高端人才
早已过了下班时间,完成一台眼科手术,略显疲惫的刘青云博士回到医生办公室,打开手机。看到同在市医院工作的爱人冯雪冬博士的一条短信:“手术成功,一起回家!”刘青云会心一笑,甜蜜瞬间袭来。
2009年7月,刘青云在中山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被南方某医院聘用,她劝说在通辽市医院工作的爱人一同南下。他们的情况早已掌握在市医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手中,如何通过“柔性”留人来解决“刚性”需求,成为市医院必须要攻克的一道难题。
2011年4月,刘青云做出最后的决定:和爱人一起留在通辽。刘青云没有为当初的选择后悔,在通辽市医院,她主持完成了内蒙古全区第一例眼科23G微创玻切术,并且担任起院眼科主任职务。依托几位引进博士,市医院追加投入200多万元建设自治区领先学科,为留住人才和服务、使用人才提供平台支撑。
刘青云说:“我走过很多医院,也做过相对比较,最后决定留在这里,不仅有难以割舍的感情因素,更为重要的是通辽市医院给我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2014年5月,通辽市在原有引进人才若干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又研究制定了《通辽市引进人才暂行规定》,在将两院院士、国家级人才、省部级人才等高端人才列为引进对象的同时,还将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符合通辽市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国家985院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和我市支柱产业生产一线紧缺的高级技师作为引进的重点,进一步降低了人才引进门槛,更加贴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际,使引进人才更接地气,为人才强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撑,注入了强劲动力。其“柔性引进”政策,更是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劳动)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对高端人才提供协议或合同约定、项目聘用、兼职聘用的高级待遇。
通辽市把解决人才居住问题作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重要内容来抓,在自治区率先启动人才公寓建设,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人才安居工程运营模式,目前已投入资金5亿多元建设各级各类人才公寓1700余套,让高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创造了拴心留人的政策环境,吸引人才、汇聚人才的能力显著提升。
“开放合作”搭建人才舞台
“紧紧抓住自治区建设向北开放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的历史性新机遇,高度重视市场跨地域、大范围配置资源、吸纳要素的决定性作用,实施更加积极、主动、有为的开放战略,加快打造内陆沿边开放新高地。”——在通辽市委四届八次全委(扩大)会上,自治区党委常委、通辽市委书记杜梓讲话指出。
这次会议,对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拓宽开放合作的领域、强化科技人才等高端要素聚焦合作进行重点部署,将人才使用节点推向三大产业集群:北部有色金属新材料、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中部生物科技、文化旅游、现代金融商贸物流高端产业集群,南部“四点一带”绿色产业集群,发挥各类人才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的突出作用,以期形成强有力的区域经济竞争力。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给足人才发展空间,把好钢使在刀刃上。扎鲁特旗招商局副局长张家驰连续10年在招商战线奋斗,引进大牧场公司、集川集团等大项目总投资达105亿元,两次被评选为招商引资工作先进人物,不仅得到资金奖励,还被提任旗重大项目专项推进办公室主任。
张家驰说:“良好人才使用平台,对于鼓舞士气、激励担当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这为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3年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谭天伟来到开鲁县昶辉公司,为开鲁县院士科研工作站挂牌,决定牵头研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端产品,标志着通辽市第5家自治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成。目前全市依托15个工业园区和一批重大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围绕铝及铝后深加工、玉米生物科技、现代煤化工等十大支柱产业,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企业研发中心13个、高新技术特色工业产业化基地3个,国家、自治区级科技创新载体累计达到51个,入选自治区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4个、产业创新创业团队5个、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累计引进各类优秀人才600余名。
找准引智工作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和为重点企业服务的切入点,引进先进经验和国外智力,获国家外专局批准立项13个,引进各类外国专家50人次。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沙地综合治理与节水增粮行动、外国语言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从2012年开始市政府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开展市校合作,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8个研究项目的资金支持,建成科尔沁沙产业综合利用研究院、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院、罕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研究院等8个科研院所,不断提升“产学研用”能力,累计征集各类科研课题达100多项。同时依托市校合作平台,分别建立了以敖·乌力吉、孙志刚、杨恒山、朱国立为带头人的蒙医药、脑外科、玉米、蓖麻科技创新团队,内蒙古民族大学“千名专家服务一线”活动累计达1500多人次。
2014年通辽市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才强区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市向人力资源强市转变、初步建成自治区东部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人才高地的工作目标,确定了加快推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11个方面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形成了与自治区相衔接的具有通辽特色的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全面深化各领域开放合作,加强与北京西城区、深圳市盐田区、浙江嘉兴市的人才交流合作,建立挂职锻炼平台,仅2013年派出挂职交流干部32名。与北京西城区深度开展教育合作、与北京医管局深度开展卫生合作,强力推动异地人才交流。仅医疗卫生领域,2013年就选派了110名医务人员赴京进修,京城9所三甲医院的多位知名专家来通指导教学,双方联合开展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形成多项理论创新,10余项技术填补了自治区与市级医疗技术空白。
“提升服务”建成人才梯队
通辽市围绕三大产业集群发展,以“一旗一品”“板块联动”等方式,跳出县域、跳出通辽来吸引和服务人才。在北部霍林郭勒市等地着力建设高端经济人才梯队,在中部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着力建设金融服务业人才高地,在南部库伦旗等地着力建设文化领军人才宝库。
大幅度改革职业技能培训管理,着力推动“四个转变”:培训主体由民办机构向职业院校转变,培训对象由社会劳动力向高校学生转变,培训管理由注重过程监管向注重鉴定结果转变,培训补贴由平均发放向差异化补贴转变。占地258亩、建筑面积8万平米的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年底建成,家庭服务业和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实训基地建设有序推进。从今年起,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就业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就业创业职业培训补贴,每年培养技能人才两万人,到2020年,全市将建成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高技能人才达到5万人。
实施农村牧区经济合作组织带头人培养工程、科技特派员计划,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到2015年,全市农村牧区实用人才总量达到5万人。
打造一批功能齐全的专业技术人才创新创业载体,立足融入东北经济一体化发展开展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了政企人才培养基地。
鼓励人才双向流动,建立人才兼职制度,鼓励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到企业、非公有制单位和农村牧区兼职工作,为专业技术人才施展才干搭建了平台。建立了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有效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人才蔚,则事业兴。通辽市将以“人才强区工程”建设为契机,创新举措,搭建平台,不断汇集越来越多的人才在科尔沁大地干事创业,全面发挥人才对推进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创通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