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内蒙古通辽汇智众创基地/通辽市科技创业信息服务平台!

“双创”的风,在往哪个方向吹?

发布时间:2016/10/10 8:28:51    阅读:

    “对我们来说,钱不难找。我们A轮融资的计划,是一亿美金。”都说如今是资本寒冬,达闼科技联合创始人汪兵却向记者表示,他们不差钱。

 

    不差钱的底气,来自于前沿科技和核心技术。位于北京望京的达闼科技是全球首家智能机器人运营公司,他们要做“人工智能界的运营商”。

 

    在2016全国双创周到来之际,中关村的企业,也早已在“双创”路上悄然“升级”。在世界科技创新前沿领域进行超前布局,他们用这种方式,站在风口。

 

   驾驭时代趋势,弄潮智能驾驶

 

    中关村智造大街上的驭势科技,仅仅成立了八个月。驭势科技创始人、CEO吴甘沙说,他们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实现辅助驾驶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

 

    辞职之前,吴甘沙已经在英特尔这家国际巨头做了十六年。一头扎入智能驾驶领域,他为的就是两个字——“趋势”。

 

    “2016年的人工智能,在大尺度级别上,相当于1996年的互联网,相当于1976年的个人计算机。”吴甘沙判断,新的时代已经开启。而在人工智能中敲定“智能驾驶”作为主攻方向,也是因为,它背靠一个庞大的市场,能解决行业痛点,拥有效率提升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空间。而且,选定这一领域,还能很好地建立自己的技术壁垒。

 

    吴甘沙要用智能车来解决“大城市病”。当车辆不需要司机并且足够聪明,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可以下降,汽车所耗能源也会因堵车问题缓解而下降……他描绘了一幅由技术带来的美好蓝图,当然,第一步,是让无人驾驶技术落地。

 

    “我们也希望国家能尽快推动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政策的出台,制定行业的准入门槛,并对市场的先行者打开方便之门,让车辆能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测试,让技术尽快成熟。”吴甘沙认为,人工智能是个全球零时差的产业,他希望寓意着“驾驭趋势”的“驭势科技”,能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有竞争力的企业。

 

    在云中建立机器人大脑,比国际巨头更快一步

 

    同样瞄准了人工智能的,还有达闼科技。

 

    根据中关村管委会提供的数据,中关村超过六成的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集中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信息领域。

 

    “智能机器人的终极形态,是云端智能机器人。把‘体积是人大脑100万倍的机器大脑’放在云中,然后通过一个安全高性能的网络连接到身体。”

 

    达闼科技联合创始人汪兵介绍,达闼科技的大脑,是基于HARIXaaS Cloud。所谓HARI,就是Human Augmented Robotics Intelligence,即人工增强机器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总有些问题无法解决,此时,它便可以向云端上的人类客服求助,由人暂时接管,跨越障碍。

 

    “但是,人工智能将求助讯息告诉人类,人类进行判断,将指令传达给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进行反应……这一系列动作,都要求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点,”汪兵补充,“但我们对这方面的研究,做得比谷歌还早。”

 

    达闼的另一大杀手锏,是他们为人工智能建造的一张专用网络——移动内联网。一旦机器人接入这张专网,它就从公网上消失了,最大限度降低黑客入侵的可能。

 

    最早在今年年底,达闼科技将发布他们的一款消费级产品——导盲机器人。盲人可以戴着这款充满科技感的头盔,走上大街。头盔将为盲人进行道路识别、物体识别和人脸识别。

 

    “我们已有的和正在申请的专利,可以给我们的技术建立护城河。”汪兵比划着说,“把它‘围起来’。再有国际巨头想进入,都赶不上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