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押融资:培育创新创业茁壮成长
哈尔滨中大公司是一家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2013年以2件专利权获得质押融资贷款1000万元,有效化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两家公司在2014年12月分别与上海浦发银行签定了8000万元专利权质押融资大单。诸如此类的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获贷的成功案例,在全国各地不胜枚举。
事实上,为促进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本有效融合,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国家知识产权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支持了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据统计,2011年至2015年9月,全国专利权质押金额累计达1440亿元,惠及了5000多家中小微企业。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达466亿元,同比增长13.9%,质押项目共1473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7.5%。
为加强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机制建设,“十二五”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与财政部、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系统研究并推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先后印发《关于商业银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2015年3月,为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2015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助力创新创业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提出了要求。《意见》指出,要完善知识产权估值、质押、流转体系,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实现普遍化、常态化和规模化,引导银行与投资机构开展投贷联动,积极探索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等新模式,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者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为进一步解决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问题,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交通银行建立了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及常态化对接机制,在北京等16个地区重点推广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广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共同研究建立风险监控和分担机制,强化风险应对能力和信息共享。经过一系列相关工作的开展,参与的金融机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目前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大国有银行,以及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已开展了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推动下,各地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知识产权投融资的政策措施,有效推动了知识产权投融资工作的广泛开展,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开展了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陆续在全国20余个地区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指导和支持各试点地区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完善建立专利权质押融资服务机制,通过加强知识产权融资动态调查和评估专业服务,组建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联盟,建设知识产权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并引导担保机构、投资机构和银行加强合作,通过投贷联动、担保保障、组合质押、保险保障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中小微企业融资规模和效率。
据河南省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省18个省辖市有21家企业获得专利权质押融资,总额达4.034亿元。据了解,河南省知识产权局结合实际工作,开展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巡讲,先后完成全省18个省辖市22场次巡讲活动,共有400多家企业、1300多人参加巡讲,组织金融机构实地考察企业100多家。此外,全省18个省辖市全部组织开展了银企对接活动,8家金融机构相继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累计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额13.76亿元,涉及企业66家,河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实现健康发展。
以河南省为例,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便可见一斑。近年来,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了企业融资瓶颈,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知识产权报 记者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