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内蒙古通辽汇智众创基地/通辽市科技创业信息服务平台!

培育企业200余家 市值120亿元

发布时间:2018/1/4 9:58:53    阅读:
    这个国内第一家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013年9月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联合社会资本发起创办。截至目前,已孵化培育200余家硬科技企业,市值120亿元。新增就业6000多人;已有7家企业挂牌“新三板”。

    2017年年底,中国广州,《财富》国际科技头脑风暴大会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地区举行。会上,由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创星)投资孵化的新材料公司Saphlux获得“出行和绿色科技组”冠军。

    随着第一代以c面氮化镓为基础的固体照明材料的发展遇到瓶颈,半极性氮化镓材料成为全球光学材料研究热点之一,但却一直无法解决批量生产的问题,价格居高不下。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做出很亮的LED”,听起来很简单,但实现起来却很难。

    成立于2014年的初创公司Saphlux,研发了一种新技术,可以在标准的大尺寸蓝宝石衬底上直接生长半极性氮化镓,解决了量产难题。

    “我们算过一笔账,如果全国50%的LED灯采用这种材料,大概能关掉30个中型火电厂。”Saphlux联合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陈辰说。

    在中科创星,像这样的孵化案例还有很多。这个国内第一家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国家级科技孵化器,2013年9月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联合社会资本发起创办。截至目前,已孵化培育200余家硬科技企业,市值120亿元。新增就业6000多人;已有7家企业挂牌“新三板”。

    “作为国家的科研机构,除了面向学科前沿、面向国家战略,还应切实面向民生需求,把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西安光机所所长赵卫说。

    拆除围墙 把企业搬进研究所

    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输液时血管不好找,无故被多扎了好几针。扎针神器——血管成像仪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下属的中科微光通过研究成果转化而形成的产品。实际上,这是一款红外光学仪器,借助它,能够看到血管的位置和深度。

    这个产品的诞生,源于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副研究员、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的一次偶然经历:带四岁的孩子去打针,连扎了4针没有扎进去,孩子非常痛苦。米磊看到了社会对于这类产品的需求,而自己又是光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对于相关的技术有所了解,他希望能够把实验室里的研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来解决这个问题。

    要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进行产业化,也意味着需要新的平台。研究所支持朱锐、米磊发起创立了一家公司——西安中科微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微光),专门来做这件事。

    受益的不仅是中科微光。过去几年,西安光机所提出“拆除围墙,开放办所”的理念,建立了“人才、技术、资本、服务”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光机所的高级科研人员、实验平台和研发设备可随时为企业提供研发支撑;在项目初期介入孵化,由西科天使基金为企业提供第一笔资金支持;由中科创星对入孵企业提供“物理空间、投资服务、创业培训、贴身孵化、研发支撑”全流程一站式服务。

    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源自一个令西安光机所痛心疾首的现实:有太多成果在国家任务完成与课题验收后被束之高阁。2013年,中科院共有有效专利2.2万件,转化的仅有1955件,实际收益仅为6.75亿元。

    “拆除围墙,其目的就是要走出理念保守、体制单一、资源封闭、缺乏活力、研发设备闲置、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困境。”1月2日,西安光机所所长赵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赵卫表示,虽然国家一直在号召科研院所关注成果转化、成果产业化,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只有拆除研究院所“围墙”,帮助中小型科技企业补齐研发实力弱的短板,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批有研发能力的企业。

    “拆除的另一‘围墙’是旧有科研模式的‘围墙’,科研不能‘自娱自乐’。我们既鼓励科研人员面向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也鼓励科技人才带着成果走出‘围墙’转移转化,把原来在‘围墙’内有可能束之高阁的技术成果与市场有效结合,创造财富和就业,积极推动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赵卫说。

    未来30年 硬科技将成为全球发展动力

    专注硬科技,是中科创星孵化平台最显著的特征。而硬科技理念的提出者,就是米磊。

    1月2日,米磊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当前,消费电子产业每年超过万亿美元,消费电子主要是由集成电路芯片组成。而未来光电集成技术成熟后,将会逐步取代集成电路芯片,在消费领域将会产生万亿美金的巨大市场。基于上述推论,他提出了“消费光子”的概念。随着光子集成的发展,消费电子时代将过渡到消费光子时代。

    2017年iphoneX推出后,用光电芯片(VCSEL)加智能算法实现了3D人脸识别功能,开启了消费光子时代,也验证了米磊提出的人工智能时代的硬科技基础设施就是光电芯片。

    谈到未来发展趋势,米磊认为,集成光路是一个可以与集成电路相提并论的巨大革命性技术。21世纪是光学的世纪,将从电子集成过渡到光电集成,再到光子集成。在所有新产业的布局中抓住光学技术的核心,就能抓住硬科技产业的核心,哪个国家和区域抓住这次机遇就可以成为新科技时代的领航者。

    “未来三十年,硬科技会成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动力。”米磊说,硬科技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是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深远而广泛影响的革命性技术。选择硬科技,也是出于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搭建产学研平台 充分肯定企业主体地位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科技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取得了重要成绩,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但总体上看,科研成果转化率仍偏低,科技对经济和社会的支撑能力仍待提高。

    原因何在?赵卫分析,在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中,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在承接科研产出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再创新。现在成果转化的一个突出短板是企业承接力不强,没有足够多的企业具备识别技术、加工技术、运用技术的能力。企业能否带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金融、投资等机构参与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仍然存在困难。再就是部分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仍难以确立。

    “要破解科研成果转化难问题,需要充分确定企业是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赵卫说,科研成果转化周期较长,科研机构并没有能力单独完成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一定要把企业推到前台,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同时,要在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之间建立通道,搭建产学研平台,使其成为嫁接科研成果与企业之间“桥梁”。在平台上,组建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成果二次转化技术团队,组建既懂技术又对市场敏感的产品经理人团队,同时组建懂得市场需求又可以良好地引导科研方向的专业团队,通过人才团队的运作,实现市场与科技成果良好互动,有效缩短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此外,应释放科研机构的科技积累,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赵卫建议,科研院所和高校积累和沉淀了大量优秀科研成果、人才技术、仪器设备和实验平台,在满足自身科研工作的同时,完全可以把空余闲置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向企业开放。通过拆除研究院所“围墙”,帮助中小型科技企业补齐研发实力弱的短板,才有可能培养出一批有研发能力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