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内蒙古通辽汇智众创基地/通辽市科技创业信息服务平台!

突破国际传统铀成矿理论 荒漠变身“聚宝盆”

发布时间:2020/11/30 14:45:56    阅读:
    铀,是一种极为稀有的放射性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仅为百万分之二。然而,铀资源对于国家安全的意义重大,是核军工和核电的重要原料,被喻为核工业的“粮食”。

    由核工业208大队完成的“内蒙古中西部中生代产铀盆地的理论技术创新与重大找矿突破”的重点铀矿地质项目,在充分消化吸收国际传统砂岩型铀成矿理论的基础上,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二连盆地和巴音戈壁盆地铀成矿条件的特殊性,突破了传统铀成矿理论的束缚,取得了铀成矿理论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和重大找矿突破,为丰富铀资源地质学科发展提供了成矿新模式和勘查新案例,引领和推动了铀资源勘查的进步,是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与找矿勘查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该项目获得2019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新的岩石地球化学标志和双重还原介质联合控制下的“古层间氧化带型”铀成矿模式、二连盆地“构造反转”作用对含氧含铀水层间渗入作用的控制机理和“古河谷型”铀成矿模式、努和廷铀矿床湖泊扩展事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和“同沉积泥岩型”铀成矿模式、巴音戈壁盆地断陷湖盆背景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控矿机制和“同沉积—层间氧化—热液叠加改造型” 铀成矿模式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系列铀成矿理论,是对传统铀成矿理论的升华和发展,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古层间氧化带型”、“同沉积泥岩型”和“古河谷型”铀成矿理论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研究团队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二连盆地和巴音戈壁盆地发现和落实了一批超大型、特大型、大型和中型等砂岩铀矿床,填补了我国无超大型、特大型砂岩型铀矿的空白,落实了万吨至十万吨级铀矿资源基地。

    据了解,纳岭沟特大型铀矿床已开始工业化试采,巴彦乌拉特大型铀矿床已开展工业化生产试运行,纳岭沟铀矿床和巴彦乌拉铀矿床将分别建设成为我国首批两座千吨级现代化地浸铀矿山,为其他砂岩型铀矿床的开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促使我国从贫铀国成为中等富铀国,为提高国家铀资源保障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对解决国内铀资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

         (内蒙古科技厅成果转化处 科技奖励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