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中国种业,先要支持企业强筋壮骨
发布时间:2021/4/2 10:02:32 阅读:
次
粮安天下,种铸基石。打好种业翻身仗,企业是重要一环。
3月20日,在2021中国种子大会上,专家指出,要让种业企业强起来,成为创新主体,促进产学研协同。会议强调,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种业发展要注重研究把握好五个关系,其中一个关系就是创新与保护的关系。要加大种业创新支持力度,发挥市场主体、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同时搞好种质资源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
“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是正确方向,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无法实现。目前农作物育种科研人才基本集中分布在农业科研单位和高校,最现实有效的选择是加强科企合作,科学家创造价值,企业家放大价值。”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培育发展农业创新企业已是当务之急
“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强国发展趋势来看,凡是农业科技强国都是种业科技强国。没有一流的种业就没有农业科技现代化。”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院长高旺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高旺盛分析,总体来看,国际生物种业强国有四大基本特征:强大的巨型种业企业集群、雄厚的种业投入和充足的研发费用、形成规模化、高通量、流水线、高效率的种业创新研发模式以及完善的种业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种业跨国企业垄断是当今世界种业发展的趋势。“在我国,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进入国际种业前列,这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我国种业企业数量近7000家,但是研发能力都比较薄弱,自主研发积极性不高,根本无法与国际企业抗衡,这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最大的短板之一。”高旺盛指出,相对于工业企业,农业企业有投资周期长、自然风险大、市场波动大等特殊性,培育发展农业创新企业已是当务之急。
支持企业建立规模化商业化研发平台
种业领域新品种的开发培育时间漫长且需要巨大的投入,但我国种业领域大规模企业较少,研发和资金投入有限。如何发挥种业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高其研发积极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建议,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规模化商业化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推动资源、人才、资本向企业聚集,扶持优势企业发展,推动提升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现代化水平,实现好品种和好种子的持续产出。
对此,高旺盛建议:一是加大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特殊政策支持,扩大农业企业重大科技项目参与规划权和组织项目权;二是在企业科技投入加计扣除政策、企业科技设施与租用农田林木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加大银行对绿色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三是深化改革人才流动、兼职兼薪、股权分红、产权质押等政策机制,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多种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
“我们根植自身资源禀赋,打造育繁推服一体化产业链条。”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军介绍,该集团依托三亚南滨地区20万亩土地,成立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为广大科研机构提供“一站式”南繁服务的同时,加快科研队伍和项目配套建设,打造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全产业链。
“我们依托丰富科研资源,坚持行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德华透露,该公司“串珠为链”,打造高水平行业技术整合平台,长期以来与优势科研院所在种植资源、关键技术、特性鉴定以及品种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近3年已累计投入经费1.5亿元。
加大政府对大型企业的育种创新支持
在畜牧育种方面,李成贵认为,由于畜牧育种需要大种群的数量遗传学实验,因而大型企业更有优势。
“峪口禽业利用国外资源成功培育出京粉、京红系列蛋鸡,并具备国际水平,就是成功的案例。温氏集团在猪新品种培育中的创新突破,也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需要从国家利益和打翻身仗的目标出发,加大政府对大型畜牧企业的育种创新支持。”李成贵说。
“科研院校、高等院校仍是种业科技创新主体。虽然我国目前已有种业企业5000余家,但仍存在着数量多、育种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技术力量分散且创新能力弱等不足,尚未形成种质资源、品种创制、种子繁育、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创新链条。”万建民说。
对此,高旺盛建议,要重组构建新一代国家生物种业创新体系,加快布局组建生物种业国家实验室、持续支持国家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基因编辑等前沿核心技术研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种业企业,打造新一代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自主化的国家生物种业创新体系,打好种业翻身仗。
3月20日,在2021中国种子大会上,专家指出,要让种业企业强起来,成为创新主体,促进产学研协同。会议强调,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种业发展要注重研究把握好五个关系,其中一个关系就是创新与保护的关系。要加大种业创新支持力度,发挥市场主体、科研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同时搞好种质资源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
“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必须高度重视。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是正确方向,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无法实现。目前农作物育种科研人才基本集中分布在农业科研单位和高校,最现实有效的选择是加强科企合作,科学家创造价值,企业家放大价值。”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培育发展农业创新企业已是当务之急
“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强国发展趋势来看,凡是农业科技强国都是种业科技强国。没有一流的种业就没有农业科技现代化。”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农业科技战略研究院院长高旺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高旺盛分析,总体来看,国际生物种业强国有四大基本特征:强大的巨型种业企业集群、雄厚的种业投入和充足的研发费用、形成规模化、高通量、流水线、高效率的种业创新研发模式以及完善的种业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种业跨国企业垄断是当今世界种业发展的趋势。“在我国,目前只有极少数企业进入国际种业前列,这与我国农业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我国种业企业数量近7000家,但是研发能力都比较薄弱,自主研发积极性不高,根本无法与国际企业抗衡,这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最大的短板之一。”高旺盛指出,相对于工业企业,农业企业有投资周期长、自然风险大、市场波动大等特殊性,培育发展农业创新企业已是当务之急。
支持企业建立规模化商业化研发平台
种业领域新品种的开发培育时间漫长且需要巨大的投入,但我国种业领域大规模企业较少,研发和资金投入有限。如何发挥种业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提高其研发积极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建议,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规模化商业化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推动资源、人才、资本向企业聚集,扶持优势企业发展,推动提升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现代化水平,实现好品种和好种子的持续产出。
对此,高旺盛建议:一是加大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特殊政策支持,扩大农业企业重大科技项目参与规划权和组织项目权;二是在企业科技投入加计扣除政策、企业科技设施与租用农田林木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加大银行对绿色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三是深化改革人才流动、兼职兼薪、股权分红、产权质押等政策机制,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多种类型的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联合体。
“我们根植自身资源禀赋,打造育繁推服一体化产业链条。”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军介绍,该集团依托三亚南滨地区20万亩土地,成立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为广大科研机构提供“一站式”南繁服务的同时,加快科研队伍和项目配套建设,打造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全产业链。
“我们依托丰富科研资源,坚持行业协同创新,合作共赢。”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马德华透露,该公司“串珠为链”,打造高水平行业技术整合平台,长期以来与优势科研院所在种植资源、关键技术、特性鉴定以及品种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近3年已累计投入经费1.5亿元。
加大政府对大型企业的育种创新支持
在畜牧育种方面,李成贵认为,由于畜牧育种需要大种群的数量遗传学实验,因而大型企业更有优势。
“峪口禽业利用国外资源成功培育出京粉、京红系列蛋鸡,并具备国际水平,就是成功的案例。温氏集团在猪新品种培育中的创新突破,也是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需要从国家利益和打翻身仗的目标出发,加大政府对大型畜牧企业的育种创新支持。”李成贵说。
“科研院校、高等院校仍是种业科技创新主体。虽然我国目前已有种业企业5000余家,但仍存在着数量多、育种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技术力量分散且创新能力弱等不足,尚未形成种质资源、品种创制、种子繁育、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创新链条。”万建民说。
对此,高旺盛建议,要重组构建新一代国家生物种业创新体系,加快布局组建生物种业国家实验室、持续支持国家生物育种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基因编辑等前沿核心技术研究、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种业企业,打造新一代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自主化的国家生物种业创新体系,打好种业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