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内蒙古通辽汇智众创基地/通辽市科技创业信息服务平台!

高质发展 科技先行——2021年内蒙古的那些创新故事(上)

发布时间:2022/1/19 9:42:59    阅读:

2022年1月18日内蒙古日报6版7版刊发


高质发展 科技先行“2021年内蒙古的那些创新故事(上)

“十四五”开局之年,内蒙古自治区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以“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融合,“开放合作搞创新”犹如强力磁石,吸引了全国优质创新资源向内蒙古集聚,实现了重点产业、领域科技创新的有效供给,为自治区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了有力的战略支撑,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内蒙古实施‘科技兴蒙’行动激发区域创新活力”被列为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典型经验做法通报表扬。

▲“内蒙古一号”遥感卫星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首颗遥感卫星“内蒙古一号”奔向太空,内蒙古构筑起全方位、立体式生态安全屏障。

“林业碳汇项目空间管理数据库”创建,实现了林业碳汇资源数字化管理,开启了国内精准管理林业碳汇资源的先河。

亚洲最大的乳酸菌菌种资源库建成,保藏乳酸菌超过2万株,有力助推乳业可持续发展……

2021年,发生在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创新故事,是“科技兴蒙”行动结出的“硬核”成果,更是内蒙古加速发展优势特色领域、赋能短板领域,走好“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力量源泉。

科技赋能

重载运输迈进“氢时代”

对于重型卡车来说,电动汽车的动力和续航很难满足其数百上千公里的行驶需求,而另一方面,重卡排放又是节能减排的大难题。拥有丰富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内蒙古将节能减排与“科技兴蒙”行动高度融合,开放合作引技术,刻苦钻研搞攻关,在氢动力机车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内蒙古首台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在包头下线

2021年3月1日,内蒙古首台(套)100千瓦级氢燃料电池环卫重卡在包头北奔重汽总装公司下线,该车集成了4X210L的储氢气瓶,匹配了40Ah的稀土镍氢动力电池,一次加注氢燃料便可轻松续航350公里以上,同时具备抑尘、洒水、洗扫等特殊功能,技术应用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下线之日起,就可整车应用于市政环卫场景。

▲全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在内蒙古锦白铁路上线运行

同年10月29日,全国首台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在内蒙古锦白铁路上线运行,该项目由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氢能公司、中车大同公司以战略合作的形式共同推动,由中车大同公司研制机车,核心动力使用国家电投氢能公司研制的“氢腾”燃料电池,首次实现了从核心动力到主要零配件全部国产化设计,设计时速80公里,满载氢气可单机连续运行24.5小时,平直道最大可牵引载重超过5000吨。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依托自有铁路率先投入应用,实现从国产研发到应用的全闭环,开创了国内氢能机车上线试运行的先河,标志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了由产品开发到实践应用的重大跨越。三家单位还将围绕制氢与氢能运用一体化、氢能机车的研发与应用等继续开展深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绿色能源运输装备。

▲上汽集团向鄂尔多斯交付的首批氢能重卡

有了金刚钻,敢做瓷器活。上汽红岩基于内蒙古富集的氢能资源和丰富的使用场景,加快推动自主氢能重卡生产集成技术的落地应用,在鄂尔多斯市启动建设全球首个万辆级氢能重卡产业链项目。其中,新能源重卡基地将打造数据工厂,全面引入大型AGV智能生产线,自动化率达到90%以上,实现全程数字化的信息管理和柔性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通过燃料电池重卡的应用替换,每年将减少约5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有力支撑鄂尔多斯“北疆绿氢城”建设。

“蒙”字号新材料

享誉世界

▲包头科锐微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国内首创热压磁粉工艺技术,打破国外垄断

2021年3月,一则消息从包头稀土高新区传出:包头科锐微磁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成功研制出达到17个磁能级的快淬磁粉,磁性能是国内同类产品的1.3倍,热压磁粉工艺技术为国内首创,一举打破高性能粘接磁粉、热压磁粉生产销售长期被国外垄断局面。

同期,包头市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也传来好消息,高容量、长寿命、宽温域、低自放电四个系列的新一代镧钇镍系稀土储氢合金材料研制成功,经测试,半电池状态下寿命可达到500周以上,同时可应用于极寒和高温地区,相关技术已获得中国、日本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打破了国外在稀土储氢合金材料领域的技术垄断。目前,年产300吨的高性能储氢合金材料中试生产线已经开始平稳运行,产出的镍氢电池负极储氢材料,源源不断地为高效、零排放的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包头稀土研究院建设的高性能储氢合金材料中试生产线

稀土功能材料是稀土产业最重要的环节,稀土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将带动整个稀土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近几年来,内蒙古稀土产业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产学研高度协同,在产业链中下游持续深耕,加快破解“卡脖子”难题,催动“百变稀土”呈现出更多“魔方”式变化,有效推动了稀土产业高质、高速、绿色发展。

▲包头稀土研究院试制的稀土超分子感光变色镜片

稀土超磁致伸缩促动器研发成功,可有效降低大气湍流对望远镜成像造成的扰动影响,将为我国重点光学天文望远镜研制提供国产关键部件支撑;稀土超分子感光变色镜片试制成功,可智能调节光线的透过率,减少强光对眼睛的伤害,打破了高端变色镜片市场被国外垄断的局面;采用压延法制备的荧光玻璃,解决了传统发光材料结热过高等问题,已成功制备出大功率白光LED样灯,开辟了该项技术的国内先河;新型高速公路桥梁伸缩缝用π型钢面世,填补了世界高速公路桥梁伸缩装置领域异型钢空白……

2021年,内蒙古稀土新材料领域的技术产品实现国内首创、打破国际垄断已经不是新鲜事,原创性、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形成了越来越多领先的稀土产业创新优势。

装备制造

培育高速发展新动能

2021年7月,内蒙古一机集团宏远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某型坦克乘员训练模拟器被成功认定为年度自治区级首台套、关键零部件。

模拟器可以保证整个车组乘员同时训练,3名乘员之间的协作是否默契也能影响到作战的效能,有助于提高整个车组乘员的协作能力。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弘元新材料5GW单晶项目

2021年,包头在发展“晶”项目,串起新兴产业“绿色光伏链”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以无锡上机弘元新材料包头5GW单晶项目、阿特斯太阳能铸锭、晶澳3GW拉晶铸锭项目等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代表的硅晶生产项目一期实现稳定生产,二期全部开工建设,配套引进的新余群禾石英制品生产项目也正在全力推进。3个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光伏企业选址包头装备园区,得益于地区能源成本较低,晶硅原材料丰富。

▲世界首台120吨纯电交流传动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在通辽投运

在具有优势的矿业领域,由国电投内蒙古公司与湘电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120吨级纯电动交流传动矿用电动轮自卸车成功下线,标志着世界首台百吨级纯电交流传动矿用自卸车正式问世。它的问世将引领矿山行业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方向发展,带领中国矿山装备驶入全球技术高地。

此项目是瞄准国家“3060”碳排放、内蒙古自治区高耗能治理目标任务,坚持把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高度融合,统筹推进“智慧、无人、绿色、零碳”矿山建设示范项目。项目使用动力电池替代传统柴油机为动力源,相比传统燃油百吨车,能耗降低50%,运行维护保养成本降低20%,单台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500吨,为碳达峰、碳排放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奠定了基础。

2021年7月22日,第一台120吨级纯电动交流传动矿用电动轮自卸车在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露天煤矿交付使用。

▲奇瑞鄂尔多斯首台新能源矿卡成功下线

如何让高端装备制造成为工业发展新引擎,既关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关乎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打造。截至2021年,内蒙古初步形成以一机、北重、北创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企业集群,在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汽车、风电设备等领域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包钢、包铝、锦联铝业等大型企业智能化改造稳步推进,基本形成以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鄂尔多斯装备制造基地和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要载体的装备制造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