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以科技“变量”激发发展“增量”
从天边草原的蒙草公司种质资源试验田,到装备制造园区内退役风电叶片的变废为宝;从太仆寺旗“钻石小镇”的新型金刚石加工设备,再到矿山排土场上人工驯化出的柳兰花海……在锡林郭勒盟,一项项“新”力十足的科技“突围”,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未来产业“星火燎原”。
2024年,锡林郭勒盟立足地区资源禀赋,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以科技“突围”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在一个个平台和点位上实现了“起跑就领先”,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全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以点带面上突围
今年,锡林郭勒盟在深化重大项目实施、加大企业培育和人才引进、提高研发投入等方面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的“变量”不断激发产业发展的“增量”。
通过找准点位、找准团队、加强服务,5个“突围”点位和5个“培育”点位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争取双碳、数字经济、工业与能源、农牧业、乳业、生态环境、农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领域自治区级项目80项,共完成科技成果登记144项,数十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4.58亿元,同比提高189%。
在太仆寺旗着力打造超硬材料产业基地,目前已形成了唐合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的超硬材料产业集聚区,并已经初具规模,填补了内蒙古超硬材料产业链空白。锡林郭勒盟科技部门联合企业重点开展了“TH-1050mm缸径特大型六面顶压装备”的研发,解决了特大型六面顶压机长时间高温高压合成钻石过程中压机的整体结构刚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目前该设备被认定为2024年自治区技术装备首台(套)产品。
今年,锡林郭勒盟在科技领域重点持续支持“华西牛”、高繁(多胎)乌珠穆沁羊、华北驼绒藜、免耕智能轮灌等全盟自主创新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同时,积极推进“粉煤灰生产E-Box环保包装箱技术”“羊尾脂高效化利用”等技术的转化落地。截至目前,全盟财政科技支出超1亿元,同比增长34.75%;全盟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总额3.43亿元,同比增速19.21%。
为进一步打造应用场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025年,锡林郭勒盟将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中试、推广空间,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成果转化,推动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的有效衔接。锡林郭勒盟科技局局长包文霞表示:“以起跑就领先为目标,今年我们明确了在优势特色产业‘卡脖子’关键技术,以及在重大创新平台上进行突围。围绕前沿材料、低碳能源、生物育种、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确定了5个‘突围’点位、7个‘培育’点位。另外我们又布局了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的1个‘突围’的平台,还有4个‘培育’的平台。”
在合作转化上突围
深化合作关系,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今年,锡林郭勒盟加大与中国工程院等国内外科研院校、顶尖专家团队合作力度,年内促成科技合作50余项。同时,全力为优秀人才和专家团队创新研发搭建舞台,努力让更多关键技术在全盟各地转化应用。
如何让风机叶片退役后实现“再就业”?科技“突围”让“包袱”变财富。作为一类优质风光资源区和新能源装备制造重点地区的锡林郭勒盟,如今风电装备固废借科技“突围”实现了重新“上岗”。
今年秋季,在位于锡林浩特市的家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由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院士团队领衔,家鹏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转化投产的年处理2000吨退役风机叶片回收高值再利用示范线迎来首批产品下线。记者现场看到,切割开的风机叶片被放入有机固废裂解回收装置中,经多道工序后在设备另一端转化成玻璃纤维产品,这也标志着锡林郭勒盟在全国首次实现退役风机叶片高值化回收利用。
以科技合作引人才、以成果转化引人才。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科技部门全力为优秀人才和专家团队创新研发搭建舞台,在超硬材料、氢能、特色乳制品、牛粪的蚯蚓处理技术研发、粉煤灰循环利用等领域,实行“平台+项目”集成式引进人才和团队,促进科创人才、成果资源和产业有效衔接。
锡林郭勒盟围绕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源头作用,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积极与科研院所、大企业大集团在锡林郭勒盟特色优势产业及新兴产业方面开展全面深化合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小试项目和初创项目提供中试、孵化全链条服务。今年共开展了7次“企业+科研院所”对接交流,促成了科技合作意向2项,签订合作协议1项,引进人才7名,引进新技术4项。同时,举办重点领域科技成果发布会6场,发布32项科研成果,科技合作签约15项。
为加强人才培育,创新创业环境更具吸引力,锡林郭勒盟采取“揭榜”柔性引进、委托开发、异地研发等方式,靶向对接全国乃至世界顶级专家团队、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实行“团队+项目”“平台+项目”集成式引进,力争引进顶尖科技人才3名以上、高端创新团队3个以上,参与组建锡林郭勒盟科技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继续做好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技术经纪人达110名。
下一步,锡林郭勒盟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效能,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型科技项目组织形式,建立持续稳定的技术攻关资金投入机制,靶向寻访对接全国乃至世界顶级专家团队、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力度,全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断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