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西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
敦煌西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
所属领域:环境保护
单位名称: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成果简介:该项目以甘肃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主要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土壤理化性质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研究,阐明了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盐沼、沼泽、草甸、荒漠、植被型组中植被群落结构组成、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异特征、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土壤环境因子特征,揭示了其植被与土壤环境因子耦合特征。通过育苗试验,筛选出内陆极端干旱区梭梭播种育苗技术和多枝柽柳硬枝扦插育苗技术,为该区域优势物种繁育提供技术支撑。为该区域生态建设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成果创新性:项目筛选出极干旱区梭梭、多枝柽柳育苗技术各1项;阐明了极干旱区荒漠—湿地植被种群空间格局特征、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异特征以及效应及其耦合作用;揭示了极干旱区荒漠—湿地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之间互作效应及其耦合特征;将甘肃敦煌荒漠—湿地生态系统植被划分为多枝柽柳群落、胡杨群落、胀果甘草群落、疏林骆驼刺群落、多枝柽柳沙包群落、苏枸杞群落、芦苇沼泽、芦苇群落8个典型的植物群落类型;
提出了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的科研监测体系,明确了监测内容,确定了具体监测点;
总结出荒漠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育关键技术1套。本项目的实施对创新性育苗技术、生物多样性保育关键技术得到进一步延续发展,在此项目中创新的技术不同于传统技术,具有独特性。
成果盈利性:项目实施过程中,共培育多枝柽柳和梭梭苗木共计10万株,按2.0元∕株计算,直接经济效益为20.00万元。本项目研究成果,为西北极端干旱区荒漠湿地的保护、恢复和管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推荐单位: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